南京师大2020级地理科学师范二班

南京师大2020级地理科学师范二班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48小时

(38评价)

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标准与大纲的特点:

1978-1990年的恢复期:

现代主义思潮下地理教学大纲强调双基培养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1991-2000的寻变期:

科学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教学大纲突出正确人地观培养

人地协调观、整体观

2001年以来的创新期:

人本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课程标准突出全面素质培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j z g

 

 

[展开全文]
10200422杨诗羽 · 2022-06-20 · 0

1.1 课程与地理课程的涵义及分类

一、课程的涵义

1、课程的起源:

①中华之源:功课及其进程

②西方之源:currere—跑道 

③教师通过不同的课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2、课程的涵义

①课程即教材-《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②课程即活动-《民主与教育》

③课程即经验-《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3、相关人物理论

①皮亚杰-《建构主义》-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②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③加德纳-《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

④泰勒(现代课程之父,开创现代课程评价)-泰勒原理-课程实施过程为: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选择课程内容→组织和综合学习经验、课程内容→评价结果(看目标是否实现)。然后可以根据这些评价再对原有目标进行修正或确定新的目标,重复选择、学习和评价的过程。

⑤凯洛夫教学模式

课程所有教学业及其进程的总和。

二、课程的类型

主要类型有四种:

①按内容分:分科课程,活动课程

②按重要性分:核心课程、外围课程

③按开发主体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④按课程功能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三、地理课程的涵义

1、地理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2、地理课程地理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和

3、地理课程包含的要素:地理课标、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地理教学评价

四、地理课程的分类

1、按课程表现形式分:显性地理课程(正式、直接)、隐形地理课程(非强制、易接受)

2、按课程实施要求分:必修地理课程(共同、强制)、选择性必修地理课程(有条件地选择)、选修地理课程(选择性、多样性)

3、按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分:分科地理课程(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综合地理课程(知识的综合性)

4、按课程管理主体分:国家地理课程(强制、统一)、地方地理课程(地方、实用)、校本地理课程(灵活、特色化)

[展开全文]
10200120刘雨桐 · 2022-06-20 · 0

美国教材:科学探索者

价值:意义

功能:作用、怎么去用

基于标准的改革

立德树人

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展开全文]
10200422杨诗羽 · 2022-06-20 · 0

3.2地理课程理念的构建
一、地理课程理念的变化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结合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
•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
•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
•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
二、地理课程理念的建构
探究活动任务单
三、如何理解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知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充盈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不仅包括学生直接感知的地理事物与地理
现象,如天气变化、日月星辰的运动、山川分布、工农业布局
特征、城市变化等,也包括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
渠道获取的地理信息,如汶川地震、重大建设工程、区域冲突、
地理景观介绍等。
•生活中常用的地理技能主要包括正确使用地图、野外观察与
调查、判断方向、天气预测、灾害自救与救助、简要评价环境
质量等,掌握这些技能就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与生存的能力。
“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是生活体验与地理科学的有机整合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与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地理原理阐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
•利用探究活动训练生活需要的地理技能
•用真实世界的资料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四、如何理解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学习必备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区域认知)、掌握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行程正确的人地观念(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
为未来生存而学习(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尊重)
五、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融合应用。
•对话讨论、参与体验、演讲辩论、问题解决、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合作探究、演示实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方式有机结合。

[展开全文]
10200133张菁菁 · 2022-06-20 · 0

第三章 地理课程标准专题解读

3.1 地理课程性质的领悟

一、地理课程性质是什么?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版

综合性、地域性(区域性)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年版

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如何理解区域性

·重视使用地图,培养地域空间感知能力

·突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本质联系,提升区域特征的把握能力

·重视综合思维训练,形成区域综合分析方法论

三、如何理解综合性

·从研究对象来看,地理学研究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

·从研究领域来看,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体系交叉的产物,涵盖大气、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生物、生态、能源、人口、经济等诸多学科

四、区域地理的综合思维模板

 

[展开全文]
10200133张菁菁 · 2022-06-20 · 0

前言:

最重要的是设计地理课程教学目标

可以把目标用作课程评价标准

对教学原理掌握得好才能写出好的目标 目标要与下面的课程进行对应 不能是两张皮

一、理论依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记忆)

1.布卢姆教育目标是基于泰勒的提出来的

2.从低到高的能力、思维要求(图)

3.认识过程维度知识维度:

  • 事实性知识:识记
  • 概念性知识:理解应用,结构化和系统化的知识,内涵、规律、学术性的
  • 程序性知识:具体的操作步骤,侧重于过程和方法
  • 元认知知识:创造

二、辨析目标的相关概念

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地理课程目标→地理教育目标

地理课课程目标是指地理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基本准则,是通过地理课程实施期望学生所达到的地理素养。

地理教学目标是用以检测地理教与学效果的衡量标准,是对特定的教学内容与具体的教学活动所提出的要求。

三、地理课程目标的发展

①双基目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载体)、过程与方法(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高要求)(包括双基目标,能力、以人为本的思想)

③核心素养目标: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是三维目标的升级,更看重通过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学有用的知识,是三维目标的融合,更有地理学科的鲜明属性)

四、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

①影响教学目标的因素:课标要求、教师能力、学生认知基础、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确定与表达地理课题教学目标:

②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行为内容+行为条件+行为标准

③行为主体,指学生,因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目标表述中行为主体常被隐去。

④行为动词,对学习者提出“做什么”的要求,明确了学习方式。

[展开全文]
10200313刘睿含 · 2022-06-20 · 0

#大单元设计

大问题、大任务

#地理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苏格拉底、产婆术)、问题解决式教学

[展开全文]
10200422杨诗羽 · 2022-06-20 · 0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老师)

学习目标(学生)

知识目标 行为动词

[展开全文]
10200422杨诗羽 · 2022-06-20 · 0

一、课程

西方:course 进程

新课程改革:最新 从2000年开始第八次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教育信息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课程的涵义

夸美纽斯:课程即教材

《大教学论》 班级授课制

西方第一本地理教材 《地理图解》

杜威:课程即活动

《民主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小先生制-国情、胡适)

泰勒:课程即经验

现代课程之父 课程即经验

目标-选择(内容)-组织-评价

现代评价之父

皮亚杰:学习是个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泰勒的学生  目标分类

《教育目标分类学》:

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新分类: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

#PISA

加德纳:人要全面发展

《智能的结构》

中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凯洛夫:前苏联

#灯心草-燃草计时

教师主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教-学-评”一致性、讲练结合

二、课程的类型

我国:人的综合思维不强

按开发主体分类:国家课程(国家教材局颁布并实施)、地方课程(省、乡土课程最小单位-县)、校本课程(不编写教材)

三、地理课程的涵义

地理课程组成要素:地理课标-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地理教学评价

四、地理课程的分类

必修、选择性必修课程

 

 

 

 

[展开全文]
10200422杨诗羽 · 2022-06-20 · 0

2.1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概述

一、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

·指导地理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规定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技能及地理科学观念等方面的一系列基本标准

二、地理课程标准的价值诉求

1.政治价值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民族特点及文化自信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2.科学价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突出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

·研究地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

·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索与解决

3.社会价值

·渗透正确人地观与发展观培养

·强调学习内容的生活性和实践性

·关注美丽中国与生态安全建设

4.工具价值

·明确课程目标与课程理念

·规定教学内容要点

·提出教学、评价及资源开发建议

三、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

地理课标功能:确定教学目标、编写地理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学质量

 

[展开全文]
10200133张菁菁 · 2022-06-20 · 0

1.2我国地理课程的设置与演变

一、1949以来地理课程发展简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探索教育改革时期(1958-1965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恢复与发展时期(1977-2001年)→新课程改革时期(2001-2018年)

二、改革开放以来地理课程的发展

振兴时期(1978-1992年):恢复高考后地理教育的拨乱反正→回落时期(1993-2000年):取消地理高考引发的学科价值反思→创新时期(2001年-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育的深化发展

三、基础教育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①改革时间

Ⅰ2000年正式启动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研制

Ⅱ2001年初中地理新课标试点实验(38个点)

Ⅲ2012年初中地理新课程正式版实施

Ⅳ2017年12月,高中新课标颁布、确立学科核心素养

Ⅴ2018年,新课标在部分省份实施

②改革地区

Ⅰ2004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开始实验实施高中新课程

Ⅱ2005年,江苏省进行实验

Ⅲ2012年,广西收官之实施

③改革目标

Ⅰ教学理念:由教师立场的知识传导→学生立场的能力养成

Ⅱ教学目标:由掌握知识与培养爱国精神为主→提升地理科学素养与强化可持续发展观为主

Ⅲ课程内容:由以区域特征描述为核心→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

Ⅳ教学方式:由传授式为主导→探究式为主导

Ⅴ教学评价:由测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四、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①改革时间及地区

2017年,浙、沪率先实行新高考→2020年,京、津、鲁、琼新高考→2021年,冀、辽、苏、闽、鄂、湘、粤、渝加入新高考队伍

②具体变化

Ⅰ考试科目组合为“3+2+1”:“3”为语数外,“1”为物理、历史之一,“2”为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之二

Ⅱ招生依据: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Ⅲ赋分规定:考生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

Ⅳ划定等级: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Ⅴ计算等级分: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按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

 

 

 

[展开全文]
10200133张菁菁 · 2022-06-20 · 0

1.1课程与地理课程的涵义及分类

一、课程的涵义

①起源

中华之源:功课及其进程

西方之源:currere----跑道

②不同教育家对课程的理解

Ⅰ课程即教材

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大教学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

Ⅱ课程即活动

杜威(美国,1859-1952)《民主与教育》实用主义与平民主义;教育即生活

Ⅲ课程即经验

泰勒(美国,1902-1994)《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目标→选择→组织→评价

③其他相关教育学家

Ⅰ皮亚杰(瑞士,1896-1980)《建构主义》: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Ⅱ布卢姆(美国,1913-1999)《教育目标分类学》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Ⅲ加德纳(美国,1943年生)《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IQ、EQ)

④泰勒原理

“现代课程之父”开创现代课程评价

课程实施过程: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选择课程内容→组织和综合学习经验、课程内容→评价结果→确定目标

⑤历史故事----凯洛夫教学模式

⑥课程是所有教学可也及其进程的总和

二、课程的类型

主要类型:

①按内容分:分科课程,活动课程

②按重要性分:核心课程,外围课程

③按开发主体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④按课程功能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研究性课程

三、地理课程的涵义

①地理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②地理课程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和

③地理课程包含的要素:地理课标,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地理教学评价

四、地理课程的分类

①按课程表现形式分:显性地理课程(正式性、直接性)、隐形地理课程(非强制性、易接受性)

②按课程实施要求分:必修地理课程(共同性、强制性)、选择性必修地理课程(有条件地选择)、选修地理课程(选择性、多样性)

③按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分:分科地理课程(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综合地理课程(知识的综合性)

④按课程管理主体分:国家地理课程(强制性、统一性)、地方地理课程(地方性、实用性)、校本地理课程(灵活性、特色化)

 

 

 

[展开全文]
10200133张菁菁 · 2022-06-20 · 0

地理课程标准价值:

发挥教育功能的意义

 

地理课程标准功能:

 

不在于课程标准的指定者 而在于课程标准执行的一线教师

[展开全文]
10200129李嘉明 · 2022-06-20 · 0

一、课程的涵义

中华之源:功课及其进程

西方之源:currere——跑道

课程即教材,课程即活动,课程即经验。

1、泰勒原理——“现代课程之父”,开创现代课程评价。

课程实施过程: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选择课程内容→组织和综合学习经验、课程内容→评价结果

2、课程:所有教学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和。

3、地理课程:地理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地理课程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和。

地理课程包含的要素:地理教学评价、地理课标、地理教材、地理教学

4、按照课程表现形式分:显性地理课程、隐形地理课程;

按课程实施要求分:必修地理课程、选择性必修地理课程、选修地理课程;

按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分:分科地理课程、综合地理课程;

按课程管理主体分:国家地理课程、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地理课程。

[展开全文]
10200152郭阳光 · 2022-06-20 · 0

2017年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国家标准),高一学完;

2.选修课程(校本课程)--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选修地理学科的学生高二学完。

二、创新提出四大地理核心素养

1.地理实践具体指:自然地理的野外考察、人文地理的实践调查、室内的地理实验。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在地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带领学生设计地理实践方案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方式。

2.人地协调观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价值观念。

3.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地理科学的属性。

4.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地理学科发展核心素养相互促进。

三、学业质量标准

1.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是抽象化的总体要求(在附录);

2“内容要求”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学业要求”解决“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学业质量”将“程度”按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

四、强调“教—学—评”一体化

1.教学过程注重基于真实情境解决问题

2.情境水平与行为动词的对应关系

3.倡导思维结构评价与表现性评价

五、更加重视地理实践力培养

1.地理实践行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设计地理实践活动方案;实施活动方案,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

[展开全文]
10200313刘睿含 · 2022-06-16 · 0

第三章第5节 地理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一、相关概念辨析

  • 教学方式
  • 教学手段
  • 教学方法
  • 教学模式

 

传输式教学:讲授 布置任务 演示实验

启发式教学:创设情境 提问

接受式学习:听讲

探究性学习:自学、讨论、实验、交流、评议、合作完成任务

二、学习成效金字塔

教的方法永远服务于学的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最经常运用:听讲、阅读、视听

在做教师后对专业知识理解的更深刻

三、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学生主体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互融互通。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来教学生:

  • 自主学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强化学生自我更新、自我指导、自我监控的意识
  • 合作学习:对讨论、竞赛、辩论、案例研究等合作学习加强管理与调控,及时处理合作中生成的问题,正确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果
  • 探究学习:创设情境,将现实生活的事项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猜想

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新要求

重视问题教学

加强地理实践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

五、探究式教学方法例举

  • 混合式教学

  • 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学习特征:任务驱动;成果导向;有评价的依据标准;强调合作式学习;还可以强化学生的知识,构建知识脉络,以实践为主获得新的知识,跨学科融合

  • 问题解决式教学

单一式学科来解决问题

易操作、把设计问题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高于内容)

非常推荐以问题式教学来进行教学

  • 小组合作式教学

  • 案例式教学
  • 看重演绎应用到其他类似的课程
  • 案例式教学一定要去归纳原理然后拓展,演绎应用,不然就只是给出了一个案例
  • 拓展举例,看是否具有可行性,做出评估,分析是否

 

[展开全文]
10200313刘睿含 · 2022-06-15 · 0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运用了什么评价理论:Solo分类评价理论

 

"SOLO”,是英文“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缩写,意为: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的结构,这种衡量学生解决一个问题时所达到的思维高度的评价方法就称为5OLO分类评价法。是由雪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J.B.Biggs)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

P5: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地理育人目标变革的时代背景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1、人地协调观

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关系评估

2、区域认知:

区域特征分析、区域认知方法、区域特征分析

3、综合思维

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

4、地理实践力

实践活动信息获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实践活动组织实施

 

四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是基本的价值观、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是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ji ben huo domg jing y

[展开全文]
10200313刘睿含 · 2022-06-15 · 0

第五章 地理教科书专题解读教材代表

思考:谁为地理教科书发展做出了贡献?

出版社:改革开放之后为地理教科书作出卓越贡献的:出版社(人教版、中图版、鲁教版、湘教版)

人教版(叶圣陶(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中图版(形式上最活泼) 鲁教版(南师大参与编写) 湘教版 教材和地图送审 沪教版(星球地图(星球地图出版社是军方出版社);、商务 华东师范参与编写)仁爱教育(朱雪梅老师执行主编)

学者:陈尔寿:文革后新高考教材编写 文字精炼,使地理教育走向正轨

韦志榕:副部级领导 国家地理教材委员会主任 基础教育地理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

高俊昌

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影响力很大,很多高校都用 考题编写时突发事故,华东师范大学

王建:南师大地科出身 鲁教版团队大部分是南师大老师 新版邀请外来很多资深中学教师参与 王建老师鲁教版教材使用不多(部分江苏、山东 云南全省) 江苏省地理教育理事长

朱翔:湘教版 最具中国特色(有点乱)

段玉山:华东师范老师 高校地理教学界领头人  全国地理教育理事长

蔡云龙:初中教材编写

地理教材和教科书的差异:

教材:广义(用来学习的所有材料)和狭义(课本)

教科书:课本 (书面写)

TIPS:龙泉老师(爱好收藏地理教科书 从清朝 开始 到解放区)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要目的是编写教材 社史纪念馆 新中国成立后大专家:叶圣陶(第一人社长) )

一标一本到一标多本:上海课标以前也和国家课标不一致,2021年打破,现在已改;地方教材百花齐放: 乡土地理(最小是一个县)《可爱的南京》《美丽扬州》 校本教材;只有语文政治历史为统一一标一本(人教)

一、地理教科书的发展历程

  • 初创时期(1948-1952)
  • 发展时期(1953-1957)
  • 不断调整与精简时期(1958-1965)
  • 文革时期(1966-1976)
  • 振兴时期(1977-1985)
  • 大变革时期(1986-2000)
  • 多元化创新时期(2001-现在)

二、地理教科书的编写要求

  • 初中地理教科书的编写要求(2010版)

➢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
➢设计有弹性的教学内容组织
➢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的素材
➢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法
引导功能
➢采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
的内容呈现方式

教材编写要求:

初中(2011版、2022版比较)

1.组建团队(专业结构、所处团队):地理课程教学论老师(专业素养强),选用南师大、华中、陕西、首都师范大学分册主编(类似朱老师这样的);编委多样化(专业好的专业老师:自然、人文、技术);优秀的地理教研员(高师地理和基础地理);初高中特级教师;马克思学院的老师(政治把关)

2.研读课程标准要求,确立编写框架:结构体系、内容框架、编委分工、素材挑选(经典、新兴、热点)、编排呈现方式(以项目式教学方式为理论依据)(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

3.新课标亮点:跨学科主题; 课程核心素养的提出(地理课程学习培养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学科));学业质量提出;主题式教学;地理工具的强化;数字教材建设;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的要求;立德树人的强化。

讨论题:强化了育人要求、大胆创新的编排和呈现方式、数字教材的要求

未来地理教学几大亮点

  • 跨学科组织学习,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 课程核心素养及学业质量的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综合性较强不能称之为学科)
  • 主题式内容框架
  • 地理工具的强化
  • 数字教材建设
  • 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的要求
  • 立德树人

新要求:立德树人、大胆创新 

[展开全文]
10200313刘睿含 · 2022-06-14 · 0

1、项目驱动

2、作品导向

3、跨学科

4、实践为主

5、强调小组合作

[展开全文]
10200227_沈天力 · 2022-06-10 · 0

传统教具:地图、黑板、粉笔、地球仪、地貌模型、传统沙盘模型(学生堆积地貌形态)、经纬网仪、地貌模型

现代媒体:VR、程序教学法

教是为了学服务

探究式启发式教学:多种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①提出有现实意义的学习项目 ②设计项目研究方案 ③引入只是原理与学习素材④开展项目探究活动⑤展示项目研究成果⑥交流与评估项目质量⑦改进与完善项目成果

     特征:项目驱动、作品导向、跨学科、以实践为主、强调小组合作

问题式教学:一系列问题——读书——交流。探究导向,强调问题解决、回答问题

上述两种都属于建构主义学习原理,都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式教学:明确合作学习目标与任务、协助建组与角色分配、商定小组合作规则、处理合作中生成的问题、交流评估小组学习成果

案例式教学:选择案例、提出问题、组织研讨、引导交流、总结评价(引用医学)

 

 

[展开全文]
吴晶10200424 · 2022-06-09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