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地理科学师范一班

2021级地理科学师范一班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48小时

(39评价)

钟王之争:钟启泉(能力)vs王策三(知识)

 

[展开全文]
10210431闵睿 · 01-11 · 0

有效教学:学会、会学、有情趣

课程是所有教学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和

课程的类型:

目前:第八次课程改革

改革:学习方式的变革(接受式学习—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

地理课程四大要素:课标、教材、教学、评价

按课程表现形式可分为:

问题式教学

[展开全文]
10210431闵睿 · 01-11 · 0

1. 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的根本任务

2. 跨学科学习——课程育人的创新导向

[展开全文]

最核心:人地协调观

地理独有:综合思维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地理核心素养是包容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水平三水平四到选修才会体现

SOLO:无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结构

1. 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的根本任务

2. 跨学科学习——课程育人的创新导向

[展开全文]

1、1902年引进西方国家办学制度,最早的课程标准

2、中学正式地理课程标准是1923年

3、新世纪以来第一次有课程标准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与西方国家一致)

4、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

5、地理核心素养在2017年版正式提出(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展开全文]

课程标准化:基于标准的教学

教育总目标:立德树人

 

[展开全文]

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李旭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

接受式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钟王之争(南北之争):钟启泉 华东师大 能力更重要

王策三 北师大 知识更重要

崔允御 钟的弟子

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理念目标内容方式评价

[展开全文]

第一章 课程与地理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含义 

1.课程:功课及其进程/currere跑道

2.教育学家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班级授课制为实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①学会,知识有效 ②会学,能力有效 ③有情趣)第一本地理教材
  2. 杜威,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之师
  3. 泰勒,《评价的本质就是看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课程目标,现代课程之父,开启描述时代(教学设计首先写教学目标)
  4. 皮亚杰,建构主义(合作学习)
  5. 布鲁姆,泰勒的学生

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

二、课程的类型

第八次课程改革要求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按开发主体分:

  1. 国家课程:有国家教材审查的根据国家正式颁布的课程标准开展的课程
  2. 地方课程:有地方教育局组织实施明显地方特色,初中必学乡土课程,县级以上
  3. 校本课程:学校自主开展的课程

三、地理课程的含义

地理课程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和

地理课程要素包含:课标、教材、教学、评价

四、地理课程的分类

初中:七年级世界地理上下、八年级中国地理上下(国家必修课程)

高中:人教版高中地理电子课本 (dzkbw.com)

  1. 必修:自然、人文、区域
  2. 选择性必修:自然地理基础 、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3. 选修

跨学科主题学习,初中10%

先抛出问题:问题式教学

[展开全文]

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展开全文]
10210221 · 01-07 · 0

教育标准化 基于标准的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的价值诉求

1.政治价值:地理课程标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2.科学价值:地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心智结构特点,突出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

3.社会价值:地理课程标准渗透正确人地观培养,强调学习内容的生活性和实践性。

4.工具价值:地理课程标准通过资源建设、教学及评价建议,指明课程实施的方向与标准。

我国教育的总目标——立德树人

功能:1、确定教学目标2、编写地理教材3、选择教学方法4、评价教学质量

判断是否达成教学目标的依据:教与学的内容、教与学的方法、教与学的情趣(价值观)

[展开全文]
10210221 · 01-07 · 0

线上线下结合——混合式教学

结合课例——案例教学

大创项目——项目式教学

概念辨析:

“教-学-评”一致性

传输式教学:讲授法、谈话法

接受式学习:听讲

PBL项目式:①成果导向性②任务驱动性③情境性④实践性(做中学)⑤合作性⑥融合性

[展开全文]
10210221 · 01-02 · 0

综合考虑问题

自然:气候、地形、土壤、环境

人文:经济、交通、人口

地理大题标答大多都是关联结构

 

时代背景:

观点一:社会经济新发展赋予地理课程新使命

观点二:地理科学新发展描绘地理课程新蓝图

观点三:国家教育政策指明地理课程改革新方向

Ⅰ人地协调观表现要素:

①地对人的影响②人对地的影响③人地关系评估

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程度: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关系

Ⅱ区域认知:

①区域特征分析②区域认知方法③区域发展评估

Ⅲ综合思维表现要素:

①要素综合②时空综合③地方综合

Ⅳ地理实践力表现要素:

实践活动①信息获取②方案设计③组织实施

地理实践力包括:野外考察、社会实践、地理实验

野外考察意志品质:不怕辛苦、好奇心、团队合作、热爱、兴趣、主动发现问题

地理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和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区别:质量水平结合了具体的知识,可以作为备课指导

 

[展开全文]
10210221 · 01-02 · 0

布鲁姆教育目标六个水平层级:

记忆、理解、应用(低阶思维)

分析、评价、创造(高阶思维)

知识分类:

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操作)、元认知知识

·地理课程目标是指地理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基本准则,是通过地理课程实施期望学生所达到的地理素养。
·地理教学目标是用以检测地理教与学效果的衡量标准,是对特定的教学内容与具体的教学活动所提出的要求。
从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

要紧扣课标要求!!!!

[展开全文]
10210221 · 01-02 · 0

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是通过后天接受教育养成的。

正确观念:正确资源观、环境观、粮食观、生态观、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

必备品格:区域、整体、联系观

关键能力:地理实践力 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地理实验

人地协调观是核心

地理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

水平一——水平四 一级一级提高要求

强调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solo包括:

①前结构       完全不理解

②单点结构   单个要素理解——水平一

③多点结构   多个要素理解——水平二

④关联结构   多个要素关系——水平三

⑤拓展抽象结构  创造性发现新观点——水平四

 

[展开全文]
10210221 · 01-02 · 0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地理课程的重视降低。

李旭旦是人文地理学复兴的旗手

改革开放以来地理发展:

恢复高考后地理教育的拨乱反正(1978-1992)、取消地理高考引发的的学科价值反思(1993-2000)、新课改以来地理教育的深化发展(2001至今)

2000年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标志着第八次课改

接受式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五大要素:理念、目标、内容、方式、评价

[展开全文]
10210221 · 01-02 · 0

情景教学强调:

一“境”到底

体验式教学强调动手实践

项目式教学强调:任务驱动、成果导向

PBL项目式学习:成果导向性、任务驱动性、情境性、实践性、合作性、融合性

 

[展开全文]

可持续发展观、资源观、粮食观、环境观——最重要——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重要的品格:联系观、

实践类: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地理实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容)

附录1和2需要记忆

内容要求-教学设计要依据

四个等级-一级一级提高要求

用真实世界的资料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真实的情境支撑)

SOLO分类评价法-思维五个水平层级-无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

 

[展开全文]

地球科学和地理?不存在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衔接问题

李旭旦先生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系统地理类似现在的地理一(自然地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标志着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

接受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钟王之争:钟启泉和王策三(能力和知识?)

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展开全文]

行动研究法——对课堂上进行提问,发现问题

[展开全文]

合作学习记录单

分析报告:图文并茂

行动研究法

[展开全文]
10210301丁天 · 12-19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