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行动路线
1、振兴时期:恢复高考后地理教育的拨乱重建(1978-1992年)
①背景:1976文革结束,1977高考恢复,1978改革开放。
②1981年,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成立。期刊创刊或复刊。
2、回落时期:取消地理高考引发的学科价值反思(1993-2000年)
①94年地理从高考科目中取消,地理教育进入寒冬时期。
②地理教育界对学科地位、功能与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后地理重回高考行列。
③地理课程改革持续进行。在高中学段设立了必修课程与限制性选修课程,改变地理知识繁、难、偏、旧的问题,将可持续发展观的树立作为核心培养目标。
3、创新时期: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育的深化发展(2001一现在)
①蓬勃发展,全面改革。从地理教学大纲到地理课程标准的转变,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标志性事件。还有高考改革。
②2017年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颁布,地理教育于2018年始进入了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新时期。
二、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
1、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内容从扁平化走向立体化。
2、地理教育理念从强化双基转向核心素养培养。
“注重双基”:向学生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地理教学方法从讲授法为主导转向启发式为主导。
4、地理教科书由“国定制”“一纲一本”走向“审定制”“一标多本”。
从内容看,减少知识容量、降低知识难度、合理配置地理知识的比重成为显著特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的逻辑线索得到确立。
5、教学评价从单一的测试性评价转向促进成长的发展性评价。
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高考方案趋向多元化,呈现“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局面。新高考的地理命题非常重视以图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着力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能力,在近两年也趋向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核。
三、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未来展望
1、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素养本位”时代,关注教育培养的实践性举措(如地理研学),加强地理实践力的教育。
2、地理考试评价制度重构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任务。
3、线上与线下融合式教学探索是课程改革的开拓任务。
线上采用社区讨论进行交往,在线下则以翻转课堂理念进行研讨与交流,从而进行自适应学习与深度学习,更高效率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