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1990
双基:基础知识+ji'ben'ji'neng
1978-1990
双基:基础知识+ji'ben'ji'neng
1978-1990 教育恢复期
1991-2000 教育改革发展期 科学主义
2001-至今 改革创新期 人本主义,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
政治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族性时代性
科学价值 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以及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
社会价值 人地观念,生活性和实践性
工具价值 指明课程实施的方向,方便广大一线教师
课程标准的价值诉求
政治价值
科学价值
社会价值
工具价值
我认为,地理课程标准还有以下功能:
统一课程要求的功能:课标统一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内容,保障了边远地区孩子的利益,促进教育公平。
紧跟时代的gong'neng:课程标准的改革顺应时代的变化,一方面是科技发展对人们掌握地理知识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如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火山爆发等改变自然现象的事件发生,自然环境在变,地理课标也需要随之改变。越来越像科学靠拢。
P2 美国初中教材 科学探索者 五本
初中教材 科学发现者 三本
P3 价值站在更高的层面理解
功能指具体的功能,怎么去用
P4 确定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功能
教学参考用书
确定教学目标、掌握教学方法、评价教学质量、编写地理教材
改革措施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yi'xian'lao's
一、百年地理课程标准与大纲
①小学部分
②中学部分:建国前、建国后、新课改以来
(之前教资考试以考察2003年3月为主)
二、改革开放以来标准与大纲的特点
1、1978-1990年的恢复期
现代主义思潮下地理教学大纲强调双基培养
①教学大纲框架体例稳中微变
②教学目的强调地理“双基"
(双基指学校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地理的读图用图技能。)
③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
(周靖鑫)
2、1991-2000年的寻变期
科学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教学大纲突出正确人地观培养
①教学大纲框架体例变化明显
②教学目的重视能力与观念培养(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正式提出)
③教学方法在反思中走向多元
3、2001年以来的创新期
人本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课程标准突出全面素质培养
①教学大纲框架体例全新重构
②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③教学方法以模式创新为主导
2.3 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新特征
一、创新提出四大地理核心素养
1、什么是地理核心素养
①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人地协调观—基本价值观念
综合思维—基本思想和方法
区域认知—基本思想和方法
地理实践力—基本活动经验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①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②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③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二、新增课程结构与学业质量标准
①内容要求—学什么
②学业要求—学到什么程度
③学业质量—将程度按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
三、强调“教-学-评”一体化
1、教学过程注重基于真实情境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就是用真实世界的资料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2、情境水平与行为动词的对应关系
(简单、熟悉的情境→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给定复杂的地理事象→现实中的地理环境)
3、倡导思维结构评价与表现性评价
四、更加重视地理实践力培养
地理实践力分为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其中地理时间行动能力包括:
①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
②设计地理时间活动方案
③实施活动方案
五、拓展
1、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2、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
1、教育改革的恢复时期:现代主义思潮下地理教学大纲强调双基培养
1978-1990
双基: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适用于初一初二、高中
1980之前:大纲重视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内容。
1986年以后:不仅强调“双基”教学,而且要求正确阐明人地关系,提出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要求,增加乡土地理的教学内容。在高中学段开创性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以及全球概念的教育,并强调地理在环境教育方面的功能,要求开设选修课。
2、教育改革的发展时期:科学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教学大纲突出正确人地培养
地理课程的核心思想:人地协调发展
1992年大纲第一次提出教学目标的要求
1996年大纲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一时期,地理教学大纲不仅重视地理知识与读图、绘图、用图、填图等的培养,更强调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德育目标上,从强调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美育等为主到进一步强化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价值观以及全球意识、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等,呈现出重视挖掘地理学科本身人文价值的趋向。
3、教育改革的创新时期:人本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课程标准突出全面素质培养
教育改革以育人为本,高度重视创新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
地理教学大纲到地理课程标准的转变,则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2.3 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新特征]
一、四大地理核心素养
①人地协调观(基本价值观念)
②综合思维(基本思想和方法)
③区域认知(基本思想和方法)
④地理实践力(基本活动经验)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全面发展的人:
1.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2.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3.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三、新增课程结构与学业质量标准
四、强调“教—学—评”一体化
1. 教学过程注重基于真是情境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用真实世界的资料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2. 情境水平与行为动词的对应关系
3. 倡导思维结构评价与表现性评价
五、地理实践力培养
地理实践行动能力三方面:
①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
②设计地理实践活动方案
③实施活动方案
*六、拓展
1.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1992)
2.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2012)
[2.2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发展史]
一、百年地理课程标准与大纲
1. 小学
2. 中学:建国前——建国后——新课改以来
二、改革开放以来标准与大纲的特点
1. 1978-1990年的恢复期:现代主义思潮下地理教学大纲强调双基培养
①教学大纲框架体例稳中微变
②教学目的强调地理“双基"
③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
2. 1991-2000年的寻变期:科学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教学大纲突出正确人地观培养
①教学大纲框架体例变化明显
②教学目的重视能力与观念培养(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正式提出)
③教学方法在反思中走向多元
3. 2001年以来的创新期:人本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课程标准突出全面素质培养
①教学大纲框架体例全新重构
②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③教学方法以模式创新为主导
[拓展阅读: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大纲)改革40年]
一、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历史嬗变
1. 教育改革的恢复时期(1978-1990):现代主义思潮下地理教学大纲强调双基培养
2. 教育改革的发展时期(上世纪90年代):科学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教学大纲突出正确人地观培养
3. 教育改革的创新时期(21世纪以来):人本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课程标准突出全面素质培养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价值诉求
1. 政治价值:地理课程标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2. 科学价值:地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心智结构特点,突出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
3. 社会价值:地理课程标准渗透正确人地观培养,强调学习内容的生活性和实践性
4. 工具价值:地理课程标准通过资源建设、教学及评价建议,指明课程实施的方向与标准
三、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应用问题及思考
1. 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引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
原因:①课程标准研制者站位高,富有理想主义色彩;②一线教师更加关注教科书,带有经验主义倾向。
2. 提升地理课程标准应用意识及能力的建议
建议:①开展地理课程标准的专项培训,提升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同感;②进行地理课程标准的案例式解读,指导教师准确理解课程标准;③结合校本需求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赋予课程标准生长的空间。
[2.1笔记]
一、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
①指导地理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②规定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技能及地理科学观念等方面的一系列基本标准
二、地理课程标准的价值诉求
1. 政治价值
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体现民族特点及文化自信
③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2. 科学价值
①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②突出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
③研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与规律
④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
3. 社会价值
①渗透正确人地观与发展观培养
②强调学习内容的生活性和实践性
③关注美丽中国与生态安全建设
4. 工具价值
①明确课程目标与课程理念
②规定教学内容要点
③提出教学、评价及资源开发建议
三、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
2.2 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的发展史
一、百年地理课程标准与大纲
①小学部分
②中学部分:建国前、建国后、新课改以来
二、改革开放以来标准与大纲的特点
1、1978-1990年的恢复期
现代主义思潮下地理教学大纲强调双基培养
①教学大纲框架体例稳中微变
②教学目的强调地理“双基"
③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
2、1991-2000年的寻变期
科学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教学大纲突出正确人地观培养
①教学大纲框架体例变化明显
②教学目的重视能力与观念培养(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正式提出)
③教学方法在反思中走向多元
3、2001年以来的创新期
人本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课程标准突出全面素质培养
①教学大纲框架体例全新重构
②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③教学方法以模式创新为主导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改革40年:历史嬗变与价值诉求
一、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历史嬗变
1、教育改革的恢复时期(1978-1990):现代主义思潮下地理教学大纲强调双基培养
2、教育改革的发展时期(上世纪90年代):科学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教学大纲突出正确人地观培养
3、教育改革的创新时期(21世纪以来):人本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课程标准突出全面素质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本,创新教育理念与方式,发展学生的地理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二、中学地理课课程标准的价值诉求
1、政治价值:地理课程标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2、科学价值:地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心智结构特点,突出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
3、社会价值:地理课程标准渗透正确人地观培养,强调学习内容的生活性和实践性
4、工具价值:地理课程标准通过资源建设、教学及评价建议,知名课程实施的方向与标准
三、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应用问题及思考
1、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引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
①课程标准研制者站位高,富有理想主义色彩。
②一线教师更加关注教科书,带有经验主义倾向。
2、提升地理课程标准应用意识及能力的建议
①开展地理课程标准的专项培训,提升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同感。
②进行地理课程标准的案例式解读,指导教师准确理解课程标准。
③结合校本需求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赋予课程标准生长的空间。
一、四大地理核心素养:
二、地理实践行动能力三方面:
三、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
1978~1990年的恢复期:现代主义思潮下地理教学大纲强调双基培养;
1991-2000的寻变期:科学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教学大纲突出正确人地观培养;
2001年以来的创新期:人本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课程标准突出全面素质培养;
教资考试主要考03版的课程标准
一、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历史嬗变: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价值诉求:
三、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应用问题及思考
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引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
原因:
提升地理课程标准应用意识及能力的建议:
一、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
二、地理课程标准的价值诉求:
三、地理课程标准的功能:
中国地理教育优于美国,地理在美国为选修课程;美国科学素养培养优于中国,科学课程为美国五大核心课程之一,科学教材中的地理部分编写优于中国
《科学探索者》、《科学发现者》
ji'yu'biao'zhun'de'gai'ge
1978-2000年,共颁布了9部地理教学大纲。
一、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历史嬗变
1.教育改革的恢复时期(1978-1990):现代主义思潮下地理教学大纲强调双基培养
共颁布了5部地理教学大纲。
2.教育改革的发展时期(上世纪90年代):科学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教学大纲突出正确人地观培养
4部
3.教育改革的创新时期(21世纪后):人本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课程标准突出全面素质培养
从地理教学大纲到地理课程标准的转变,则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部共颁布了4部课程标准。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价值诉求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初高中阶段学生所规定,的在地理学科领域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要求,也是地理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编写教材、实施评价、进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是每一次课程改革的重要课程文件。
1.政治价值:地理课程标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2.科学价值:地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心智结构特点,突出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
3. 社会价值:地理课程标准渗透正确人地观培养,强调学习内容的生活性和实践性
4. 工具价值:地理课程标准通过资源建设、教学及评价建议,指明课程实施的方向与标准
三、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应用问题及思考
1.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引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
一是课程标准研制者站位高,富有理想主义色彩。二是一线教师更加关注教科书,带有经验主义倾向。
2. 提升地理课程标准应用意识及能力的建议
一是开展地理课程标准的专项培训,提升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同感。
二是进行地理课程标准的案例式解读,指导教师准确理解课程标准。
三是结合校本需求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赋予课程标准生长的空间。
2.1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概述
一、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
①指导地理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②规定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技能及地理科学观念等方面的一系列基本标准
二、地理课程标准的价值诉求
①政治价值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民族特点及文化自信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②科学价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突出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
·研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与规律
·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
③社会价值
·渗透正确人地观与发展观培养
·强调学习内容的生活性和实践性
·关注美丽中国与生态安全建设
④工具价值
·明确课程目标与课程理念
·规定教学内容要点
·提出教学、评价及资源开发建议
三、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
地理课程标准的功能:
①确定教学目标
②编写地理教材
③选择教学方法
④评价教学质量
2.3 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新特征
一、创新提出四大地理核心素养
1.什么是地理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与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真确机制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他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二、新增课程结构与学业质量标准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是抽象化的总体要求
·地理学业质量水平十一学科核心素养表现水平为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内容要求”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学业要求”解决“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学业质量”将“程度”按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成四个等级
三、强调“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过程注重基于真实情景解决问题
探索性学习就是用真实世界的资料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情景水平与行为动词的对应关系
·倡导思维结构评价与表现性评价
1.对思维结构的评价可分无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拓展抽象结构
2.表现性评价是指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万层某项任务或任务群时所表现出的语言、文字、创造和实践能力的评定。表现性评价比较适合于屏东学生应用知识、整合学科内容,以及决策、交流、合作等能力,是一种蛇和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法
四、更加重视地理实践力培养
1.地理实践力分为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一部分是上升为情感上的品格,另一部分是在实践中最必不可少的行动能力
2.实践活动中应具备有行动能力内化的情感品格,表现为地理野外活动中的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勇气和毅力等
3.地理实践行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设计地理实践活动方案;实施活动方案,有客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
2.2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的发展史
一、百年地理课程标准与大纲
小学部分、中学部分(建国前、建国后、新课改以来)
中学部分·新课改以来
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3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12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8年1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二、改革开放以来标准与大纲的特点
1.1978-1990年的恢复期:
现代主义思潮下地理教学大纲强调双基培养
·教学大纲框架体例稳中微变
·教学目的强调地理“双基”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
2.1991-2000的寻变期:
科学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教学大纲突出正确人地观培养
·教学大纲框架体例变化明显
·教学目的重视能力与观念培养(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正式提出)
·教学方法在反思中走向多元
3.2001年以来的创新期:
人本主义理论主导下地理课程标准突出全面素质培养
·教学大纲框架体例全新重构
·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方法以模式创新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