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乡村振兴新时代高中地理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

2024年乡村振兴新时代高中地理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48小时

(55评价)

《从地理学科逻辑的视角谈课程融合》

李校长先从“乔布斯的经典之问”入手,指出就目前而言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融合并没有能够促进地理教学的根本变革,原因在于仅仅从信息技术单一的角度来思考融合,结果变成了“人灌输”转向“机器灌输”,只是提升了讲授的效率,并没有从地理教学的逻辑来思考课程融合。要促进地理教学的变革必须从新型地理教学的逻辑来全面思考融合,他从地理教学逻辑的“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如何评”等方面给我们指出了方向。
一、培养学生与世界和谐相处的观念      

     李校长也是从一线教师走出来的,当他和学生聊天问为什么学地理时,学生回答多是“高考要考呗、地理好拿分……”。《地理教育国际*》指出,学习地理有助于终身欣赏和理解这个世界,新课程标准也提到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味和精神境界。那么这些理念如何落地呢?      从“为什么教(学)”的角度来看,要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展示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我们教师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也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对其个人发展是有用的。

二、从知识到素养的转变    

     从“教(学)什么”的角度来看,不是要教零散的地理知识,而是教大概念(大观念),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或概念地图工具展示地理知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实可见地理知识的结构,它具有中心性、可持续性、网络状和可迁移性。这些观念和认识就是,学生今后认识地理事像的钥匙,或称之为“地理眼”。从目前的“为了知识”到“通过知识”,也是就知识的迁移能力,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核心素养。

三、构建幸福的课堂      

    从“怎么教(学)”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地理教学生活化,用“着地”的方法教地理。李校长做出了探索,课堂上,李老师把自己平时旅行拍摄的照片带进课堂,建构学地理要用脚丈量世界,从而带真实的世界回课堂;组织了学生的研学旅行,围绕研学线路、课程设计、优化实施、提升质量进行了学科融合的实践。尤其是研学后,学生的照片、征文、手账等各种成果的展示更体现了表现性评价。其次是要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和各种地理模型、教具,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讨论、互动,从而加深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例如课堂上运用谷歌地球、虚拟天文馆、3D技术等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观看高清纪录片,带领学生制作日晷仪、经纬仪等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理解学习地理的意义。

四、评价重过程、多元化      

    从“如何评”的角度来看,要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通过制定学生评价量表,并以档案的形式积累学生的评价,从对学习的评价转为向学习的评价,从而评价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要解放教师,把教师从重复的批阅作业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去进行个别化辅导;要基于数据而不是经验,教师要基于数据进行精准教学和个别化辅导,让教学一直处在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展开全文]
刘跃文 · 08-08 · 0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地观念:理解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2. 综合思维:运用地理学的综合观点和方法,分析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间关系。

  3. 区域认知:认识区域特征,理解区域差异,掌握区域分析方法,能够对不同尺度的区域进行综合评价。

  4. 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地图使用、实地调查、地理模拟实验等实践能力。

这些素养不仅涵盖了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

[展开全文]
荣建贤 · 08-07 · 0

老师的讲解浅显易懂,学到很多。

[展开全文]
李少书 · 08-07 · 0

最基本的逻辑就是时空差异性,整体性

[展开全文]
肖何 · 08-06 · 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其他手段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让学生易于接受。

[展开全文]
勾晶献 · 08-05 · 0

学习地理,认识世界

[展开全文]
高瑞林 · 08-05 · 0

从地理教学逻辑的视角去探究学科融合案例,专家们的分享对我们很有启发。

[展开全文]
郭绳文 · 08-0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