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学—评—研—管”一致性

该课程属于 2022级学科教学地理专硕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评价内容过多

评价多以学生各种状态为主,很难真正对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做出评价

评价内容较为笼统,不够实际

评价内容存在交叉

单元结束后学生学习成果:绘制地图、思维导图、制作海报、模型、微电影、调研报告、实验

当前档案袋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数字化评价

 

[展开全文]

案例分析: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观察表

1.针对学生的观察应该围绕学生主体,最后的分类维度侧重的是教师的教学

2.不涉及具体的可评价的行为,有些笼统

3.没有对应的分数权重或等级

4.没有序号,全都堆在一起,从结构和内容显得不太有层次

[展开全文]

课堂观察评价表的问题:

1.没有具体可以评价的依据,只是主观的意向,没有科学准确、行为清晰的评价准则。例如,学生能够主动、自觉进行课前准备,那怎样才算是主动、自觉?我们如何衡量?每个学生表现是不同的呀,所以需要落实和具体,可以改为“学生能够在上课铃结束前准备好基本的学习用品,如教科书和笔”。所以我们需要有对学生表现性行为的评价。

2.评价表的分类依据不够科学,为什么划分为学习准备、情绪状态、参与状态、思维品质、生成状态和教学效果六个方面?

3. 参与状态栏目里的评价第一条和第三条有重复的要求,所以设计不够科学严谨。

4. “教学效果”不属于学生主体,而是教师主体的评价。所以主体不清晰。

5. 评价没有明确的等级层次的划分,需要有量化的层级。

建议:1.强化表现性行为评价,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作为评价依据;2.

[展开全文]

1.许多内容难以进行观察。例如,在情绪状态方面,什么程度叫做情绪饱满?是眼神集中?有眼神接触?还是积极举手发言?不同学生的性格有着差异,对于情绪饱满的表现程度明显不同。

2.不同的观察维度彼此之间有所重合,比如在学习准备、参与状态、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内容是有着交错重合,均反复强调了主动学习。

[展开全文]

项目式学习-用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如何衡量学生的真实的表现?

观察表的不专业:没有分值权重、维度划分较为混乱(eg学前)、没有观察结论得出、缺少可测量性,多为定性描述

大单元主题:项目式学习任务:作品导向(地图、图像、思维导图、海报、模型、视频微电影、调研报告、实验报告、野外考察报告)

设计方案也是地理实践力的考察

设计一份避灾方案

班级档案袋标识 每一段时间进行汇总与展示

为什么档案袋评价没有被推广?

学生太多 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 每个学科都开展 学生负担大

当前主要用于综合素质评价 

数字档案袋(电子档案袋)

哪个省学生的数字档案袋做的最好?上海

如何应用数字档案袋技术来实现素养评价而不增加教师与学生的负担??

档案袋评价法的应用困难和应对措施

评价目标、个性化设计

 

[展开全文]
isCourseTeacher=
widget.renderType=render
widget.uri=AppBundle:Course/Course:teachers

课程设计

专家
讲师
widget.renderType=render
widget.uri=AppBundle:Course/Course:characteristic

课程特色

考试(5)
图文 / 游戏(6)
讨论(14)
PPT(14)
视频(9)
文档(16)
下载资料(5)
widget.renderType=render
widget.uri=AppBundle:Course/Course:newestStudents
widget.renderType=include
widget.uri=course/widgets/student-activity.html.tw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