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该课程属于 南京师大2020级地理科学师范二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改革六大目标中最大的亮点:教学方法

教师:从讲授式到探究式

学生:从接受式到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

201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2017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13年版仍在教资考试中要求

主要研究方向:地理教学论(侧重教学实践)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同样重视理论)

 

 

 

[展开全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第八次改革的标志

改革的亮点是: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从单一的接受式改变为自主式,合作式,探索式学习

钟王之争:

钟启泉 华师大 认为能力更重要

王策san 北师大 认为知识更重要 

[展开全文]

1. 从表格来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再到新课程改革,三个时间点,我国地理课程课时经历了多-少-多的历程,从课程内容丰富角度来看,初中地理课程在初三年级很少,高中地理课程类型增多,增加了选择性。

2.改革的六大目标亮点是:教师从讲授式转变为探究式,学生由接受式转变为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从学会到会学。

3.钟王之争:“知识还是能力更重要”—钟启泉(华东师大)能力

4.知识:事实性(专业知识)、条件性(教育学知识)、策略性(教学技能)、元认知(教学反思)

5.现在研究方向:地理教学论(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人地关系为线索)、教学评价)

 

[展开全文]

新中国成立,课初期对地理的重视程度较高,后因文革影响,课时先减少,改革开放后课时数又增加;初期效仿前苏联,后期课程类型趋于丰富。

 

P6 回落时期 1993年之前理科考语数英理化生政治七门,文科考语数英政史地六门。1993年高考改革,理科不考生物,文科不考地理

P7 2000年 第八次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

过去老师讲授式,学生接受式,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用探究式学习方法   混合式方法(从单一的接受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 

钟启泉  能力更重要(华东师范大学海外学者派)王策三 知识更重要(北京师范大学老派学者) 知识更重要OR能力更重要  知识四种类型——事实性(陈述性知识,指专业课知识)、条件性(教育学、心理学融会贯通的各种知识)、策略性(三制一画动手做的知识,教学技能)、元认知(认知的认知,探索背后的原因,教学反思教学认知)

P11 主要研究方向:《地理教学论》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jiao'xue'ping'jia

朱老师研究方向:《地理课程教学论》

[展开全文]

归纳总结的方法:要从多角度阐述,内容简介明了。

新中国成立:受苏联影响

现在丰富多彩,增加了选择性

义务教育阶段没有选择性的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

过去教学:传道授业解惑(讲得好)讲授式教学,学生学习方式是接受式学习。

(创新能力不够)

改革后:老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教学,学生转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育改革为社会解决问题。

知识观:培养具有扎实知识的学生

钟王之争(钟启泉,王策三)

(能力重要,知识重要?)

知识:不仅仅是书面留下来的人类文化遗产,还包括人的能力。

事实性(陈述性),条件性,策略性,元认知(探索背后的原因,教学反思)

主要研究方向:地理教学论

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

 

[展开全文]

概括、创新能力

课时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最多,中间文革时期经历了停滞阶段,之后逐渐恢复。

课程变化:内容趋于丰富。刚开始受苏联的影响,以区域地理为主,而现在的课程(尤其是高中)变得更加丰富,增加了选择性。

2000年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的六大目标亮点:教师从讲授式转变为探究式,学生由接受式转变为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从学会到会学

启泉/策三:能力/知识更重要?

知识

  • 事实性(陈述性、概念性)(地理科学的专业性知识)
  • 条件性
  • 策略性(教学技能,制作ppt)
  • 元认知(认知的认知,探索背后的原因,例如上完课后要教学反思)

研究方向:地理教学论

  • 教学理念   能力
  •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 课程内容   人地协调观
  • 教学方式   探究式
  • 教学评价   发展性

人地关系为线索

[展开全文]

课时、课程类型(苏联:区域地理为主—课程选择性更多)

改革的亮点: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钟启泉(华东师大):能力更重要专业知识

知识:事实性(陈述性)【专业知识】、条件性【教育学、心理学……】、策略性【三制一话】、元认知【教学反思】,

研究方向:地理教学论

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人地协调为线索)、教学评价

[展开全文]

1.课时数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地理课程最为重视。

2.课程类型趋于丰富。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区域地理为主,现在增加了选择性,有的高中会设置跑班选修课程。

3.1993年取消地理高考和生物高考。文科考历史、政治。理科考物理、化学、政治。

4.2000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本书也叫做绿皮书。

5.改革的亮点是:教育方法的改革。

以前是讲授式与接受式,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性人才?

要应用引领式的教学方式,问题解决式、谈话法教学方式。学生要转变方式为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以前是学会知识,现在是会学知识。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

6.这本书的主编叫钟启泉,重视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改革时以知识更重要还是能力更重要产生了讨论。

7.知识应该包括事实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制作课件等动手能力)、元认知性知识

8.一共有四个阶段的课程标准

9.中学老师研究方向:地理教学论

[展开全文]

1949年以来地理课程发展简史

课时的变化:先减少再增加;

课程设置的变化:课程类型趋于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苏联影响,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发展到到新课程改革时期课程选择性增加。

地理课程发展回落时期,1993年取消高考导致地理课程地位下降,也影响到大学地理学科的发展。

2000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绿皮书)——为了中华民族的复习,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改革的六大目标中一大亮点是:讲授式(教师)和接受式(学生)——创新能力不够,因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向多样化的探究式的方法转变,同时学生的单一接受式学习转变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合作性人才;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钟王之争(南北之争)——知识和能力谁更重要,知识观、课程改革方向和课程理论基础。

教师的知识构成类型:事实性(陈述性)、条件性、策略性、元认知。

主要研究方向:地理教学论

从几个方面研究: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

四大地理科学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教科书以人地关系为线索,渗透课程内容之中。

 

 

 

[展开全文]

归纳性创新性思维很重要

分角度解答

1.课程数 2.重视程度 3.课程类型

第八次课程改革六大目标最大亮点: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学会 → 会学

老师讲授,学生接受

改革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

老师探索式,学生自主式、合作式(国民缺少合作性、不团结、竞争性太强)、探索式 (问题解决式教学)

 

知识:事实性知识(地理科学的专业知识MI)、条件性知识(教育、心理、协作、历史 调汇贯通 引经据典)、策略性知识(制作课件,三字一话 教学技能)、元认知知识(认知的认知 探索背后的原因 教学后记 进行剖析)。

 

地理教学论 研究核心

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评价

长期以人地关系为线索

[展开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地理课程的发展

1、恢复高考后地理教育的拨乱反正

2、取消地理高考引发的学科价值反思

3、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育的深化发展

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1、划定等级

2、计算等级分

回答问题:

角度

课时数、课程内容(选择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教师          学生

   讲授式—>接受式

改革 

   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

      学会—>会学

 

钟王之争 能力-知识

华师大:钟启泉

王策三

 

知识:

事实性(陈述性)

条件性

策略性(教学技能)

元认知(教学反思、教学后记)

 

研究方向:地理教学论(以教学为主)

 

地理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

 

以人地关系为线索

 

 

 

[展开全文]

一、1949年以来地理课程发展简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探索教育改革时期(1958-1965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恢复与发展时期(1977-2001年)→新课程改革时期(2001-2018年)

二、改革开放以来地理课程的发展

1、振兴时期(1978-1992年):恢复高考后地理教育的拨乱反正

2、回落时期(1993-2000年):取消地理高考引发的学科价值反思

3、创新时期(2001年-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育的深化发展

三、基础教育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1、课改过程

①2000年正式启动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研制

②2001年初中地理新课标试点实验(38个点)

③2012年初中地理新课程正式版实施

④2017年12月,高中新课标颁布、确立学科核心素养

⑤2018年,新课标在部分省份实施

2、课改地区

①2004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开始实验实施高中新课程

②2005年,江苏省进行实验

③2012年,广西收官之实施

3、课改目标

①教学理念:由教师立场的知识传导转变为学生立场的能力养成

②教学目标:由掌握知识与培养爱国精神为主转为提升地理科学素养与强化可持续发展观为主

③课程内容:由以区域特征描述为核心转变为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

④教学方式:由传授式为主导转变为探究式为主导

⑤教学评价:由测试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

四、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1、改革地区

①2017年,浙、沪率先实行新高考

②2020年,京、津、鲁、琼新高考

③2021年,冀、辽、苏、闽、鄂、湘、粤、渝加入新高考队伍

2、改革内容

①考试科目组合为“3+2+1”:“3”为语数外,“1”为物理、历史之一,“2”为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之二

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3、转换标准

①考生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

②等级划定与等级分计算:

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划定,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划分如下:

A(15%):100~86分

B(35%):85~71分

C(35%):70~56分

D(13%):55~41分

E(2%):40~30分

[展开全文]

1、我国初高中地理课程设置的演变历史分为四大阶段(或时间节点):

①1949~改革开放前期

②改革开放以来:振兴时期、回落时期、创新时期

③基础教育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④高考综合改革

 

[展开全文]

1.2我国地理课程的设置与演变

一、1949以来地理课程发展简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探索教育改革时期(1958-1965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恢复与发展时期(1977-2001年)→新课程改革时期(2001-2018年)

二、改革开放以来地理课程的发展

振兴时期(1978-1992年):恢复高考后地理教育的拨乱反正→回落时期(1993-2000年):取消地理高考引发的学科价值反思→创新时期(2001年-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育的深化发展

三、基础教育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①改革时间

Ⅰ2000年正式启动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研制

Ⅱ2001年初中地理新课标试点实验(38个点)

Ⅲ2012年初中地理新课程正式版实施

Ⅳ2017年12月,高中新课标颁布、确立学科核心素养

Ⅴ2018年,新课标在部分省份实施

②改革地区

Ⅰ2004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开始实验实施高中新课程

Ⅱ2005年,江苏省进行实验

Ⅲ2012年,广西收官之实施

③改革目标

Ⅰ教学理念:由教师立场的知识传导→学生立场的能力养成

Ⅱ教学目标:由掌握知识与培养爱国精神为主→提升地理科学素养与强化可持续发展观为主

Ⅲ课程内容:由以区域特征描述为核心→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

Ⅳ教学方式:由传授式为主导→探究式为主导

Ⅴ教学评价:由测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四、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①改革时间及地区

2017年,浙、沪率先实行新高考→2020年,京、津、鲁、琼新高考→2021年,冀、辽、苏、闽、鄂、湘、粤、渝加入新高考队伍

②具体变化

Ⅰ考试科目组合为“3+2+1”:“3”为语数外,“1”为物理、历史之一,“2”为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之二

Ⅱ招生依据: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Ⅲ赋分规定:考生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

Ⅳ划定等级: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Ⅴ计算等级分: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按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

 

 

 

[展开全文]

1.2 我国地理课程的设置与演变

一、1949年以来地理课程发展简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探索教育改革时期(1958-1965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恢复与发展时期(1977-2001年)→新课程改革时期(2001-2018年)

二、改革开放以来地理课程的发展

1、振兴时期(1978-1992年):恢复高考后地理教育的拨乱反正

2、回落时期(1993-2000年):取消地理高考引发的学科价值反思

3、创新时期(2001年-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育的深化发展

三、基础教育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1、课改过程

①2000年正式启动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研制

②2001年初中地理新课标试点实验(38个点)

③2012年初中地理新课程正式版实施

④2017年12月,高中新课标颁布、确立学科核心素养

⑤2018年,新课标在部分省份实施

2、课改地区

①2004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开始实验实施高中新课程

②2005年,江苏省进行实验

③2012年,广西收官之实施

3、课改目标

①教学理念:由教师立场的知识传导转变为学生立场的能力养成

②教学目标:由掌握知识与培养爱国精神为主转为提升地理科学素养与强化可持续发展观为主

③课程内容:由以区域特征描述为核心转变为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

④教学方式:由传授式为主导转变为探究式为主导

⑤教学评价:由测试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

四、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1、改革地区

①2017年,浙、沪率先实行新高考

②2020年,京、津、鲁、琼新高考

③2021年,冀、辽、苏、闽、鄂、湘、粤、渝加入新高考队伍

2、改革内容

①考试科目组合为“3+2+1”:“3”为语数外,“1”为物理、历史之一,“2”为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之二

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3、转换标准

①考生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

②等级划定与等级分计算:

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划定,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划分如下:

A(15%):100~86分

B(35%):85~71分

C(35%):70~56分

D(13%):55~41分

E(2%):40~30分

 

[展开全文]

一、1949年以来地理课程发展简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探索教育改革时期(1958-1965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恢复与发展时期(1977-2002年)→新课程改革时期(2003-2018年)

二、改革开放以来地理课程的发展

1、振兴时期(1978-1992年):恢复高考后地理教育的拨乱反正

2、回落时期(1993-2000年):取消地理高考引发的学科价值反思

3、创新时期(2001年-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育的深化发展

三、基础教育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1、课改历程

2000年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正式启动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研制;

2001年初中地理新课程试点实验(38个点);

2012年初中地理新课程正式版实施;

2017年12月,高中新课标颁布,确立学科核心素养;

2018年,新课标在部分省份实施。

2、课改地区

2004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开始实验实施高中新课程;

2005年,江苏省进入实验;

2012年,广西收官之实施。

3、课改内容(五个转变)

① 教学理念:教师立场的知识传导→学生立场的能力养成

② 教学目标:掌握知识与培养爱国精神为主→提升地理科学素养与强化可持续发展观为主

③ 课程内容:以区域特征描述为核心→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

④ 教学方式:传授式为主导→探究式为主导

⑤ 教学评价:测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四、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1、新高考落实时间

2017年:浙、沪率先实行新高考→2020年:京、津、鲁、琼新高考→2021年:冀、辽、苏、闽、鄂、湘、粤、渝加入新高考队伍

2、考试科目组合为“3+1+2”: “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物理、历史选择一科;“2”为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选择两科

3、招生依据: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1

补充:吴非,钟启泉,王策三

地理课程发展简史

1、课时数(S型)对地理课程的重视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

2、课程设置变化:类型趋于丰富,增加了选择性,设置校本课程的选修课,学生可以跑班

师范生研究方向:地理教学论(教学实践研究)(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

P11从地理教学论的视角看发生的变化

[展开全文]

一、1949年以来地理课程发展简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探索教育改革时期(1958-1965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恢复与发展时期(1977-2002年)→新课程改革时期(2003-2018年)

二、改革开放以来地理课程的发展

1、振兴时期(1978-1992年):恢复高考后地理教育的拨乱反正

2、回落时期(1993-2000年):取消地理高考引发的学科价值反思

3、创新时期(2001年-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育的深化发展

三、基础教育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1、课改历程

2000年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正式启动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研制;

2001年初中地理新课程试点实验(38个点);

2012年初中地理新课程正式版实施;

2017年12月,高中新课标颁布,确立学科核心素养;

2018年,新课标在部分省份实施。

2、课改地区

2004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开始实验实施高中新课程;

2005年,江苏省进入实验;

2012年,广西收官之实施。

3、课改内容(五个转变)

① 教学理念:教师立场的知识传导→学生立场的能力养成

② 教学目标:掌握知识与培养爱国精神为主→提升地理科学素养与强化可持续发展观为主

③ 课程内容:以区域特征描述为核心→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

④ 教学方式:传授式为主导→探究式为主导

⑤ 教学评价:测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四、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1、新高考落实时间

2017年:浙、沪率先实行新高考→2020年:京、津、鲁、琼新高考→2021年:冀、辽、苏、闽、鄂、湘、粤、渝加入新高考队伍

2、考试科目组合为“3+1+2”: “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物理、历史选择一科;“2”为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选择两科

3、招生依据: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

地理课程发展简史:

  1. 课时数先减少再增加:体现重视程度的提高(新中国最重视);
  2. 课程内容:类型趋于丰富;

 知识

  • 事实性知识:专业知识;
  • 条件性知识:引据经典让课更精彩;
  • 策略性知识:学会制作课件等动手做的知识——教学技能;
  • 元认知知识:思考背后的原因,课后评价;

作为中学老师的研究方向:地理教学论;

[展开全文]

一、1949年以来地理课程发展简史

(参考我国初中/高中地理课程设置一览表1949-201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探索教育改革时期(1958-1965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恢复与发展时期(1977-2002年)→新课程改革时期(2003-2018年)

二、改革开放以来地理课程的发展

1、振兴时期(1978-1992年):恢复高考后地理教育的拨乱反正

2、回落时期(1993-2000年):取消地理高考引发的学科价值反思

3、创新时期(2001年-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育的深化发展

三、基础教育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1、课改历程

2000年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正式启动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研制;

2001年初中地理新课程试点实验(38个点);

2012年初中地理新课程正式版实施;

2017年12月,高中新课标颁布,确立学科核心素养;

2018年,新课标在部分省份实施。

2、课改地区

2004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开始实验实施高中新课程;

2005年,江苏省进入实验;

2012年,广西收官之实施。

3、课改内容(五个转变)

① 教学理念:教师立场的知识传导→学生立场的能力养成

② 教学目标:掌握知识与培养爱国精神为主→提升地理科学素养与强化可持续发展观为主

③ 课程内容:以区域特征描述为核心→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

④ 教学方式:传授式为主导→探究式为主导

⑤ 教学评价:测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四、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1、新高考落实时间

2017年:浙、沪率先实行新高考→2020年:京、津、鲁、琼新高考→2021年:冀、辽、苏、闽、鄂、湘、粤、渝加入新高考队伍

2、考试科目

“3+1+2”组合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物理、历史其一;“2”为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其二

3、招生依据

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4、等级划定与等级分计算

成绩合格后,赋分起点30分,满分100分,原始分从高至低划分及转换——

A等级(占比15%):100~86分

B等级(占比35%):85~71分

C等级(占比35%):70~56分

D等级(占比13%):55~41分

E等级(占比2%):40~30分

[展开全文]

一、1949年以来地理课程发展简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索教育改革时期→文革时期→恢复与发展时期→新课程改革时期

二、改革开放以来地理课程的发展

1、振兴时期:恢复高考后地理教育的拨乱反正(1978-1992年)

2、回落时期:取消地理高考引发的学科价值反思(1993—2000年)

3、创新时期:新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育的深化发展(2001年一现在)

三、基础教育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1、时间

2000年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000年正式启动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研制

2001年初中地理新课程试点实验(38个点)

2012年初中地理新课程正式版实施

2017年12月,高中新课标颁布,确立学科核心素养

2018年,新课标在部分省份实施

2、地区

2004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开始实验,实施高中新课程

2005年,江苏省进入实验

2012年,广西收官之实施

3、对比

①教学理念:教师立场的知识传导→学生立场的能力养成

②教学目标:掌握知识与培养爱国精神为主→提升地理科学素养与强化可持续发展观为主

③课程内容:以区域特征描述为核心→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

④教学方式:传授式为主导→探究式为主导

⑤教学评价:测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四、深化高考综合改革

2017年:浙、沪率先实行新高考

2020年:京、津、鲁、琼新高考

2021年:冀、辽、苏、闽、鄂、湘、粤、渝加入新高考队伍

考试科目组合为“3+1+2”: “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物理、历史选择一科;“2”为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选择两科

招生依据: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展开全文]
isCourseTeacher=
widget.renderType=render
widget.uri=AppBundle:Course/Course:teachers

课程设计

widget.renderType=render
widget.uri=AppBundle:Course/Course:characteristic

课程特色

讨论(16)
图文 / 游戏(22)
文档(26)
下载资料(7)
PPT(25)
考试(7)
音频(1)
视频(11)
作业(1)
widget.renderType=render
widget.uri=AppBundle:Course/Course:newestStudents
widget.renderType=include
widget.uri=course/widgets/student-activity.html.tw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