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三维目标->素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接受式到自主合作)、教学过程、评价发聩
课程体系: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三维目标->素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接受式到自主合作)、教学过程、评价发聩
议一议新中国成立后地理课程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阶段一:师法苏联的改造探索时期(1949-1956)
“改造旧课程”和“探索新课程”是这一阶段地理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主要特征:
①课程体系仿照前苏联设置 :初中开设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开设在中国地理之前,且以自然地理为主。高中开设中、外经济地理,知识难度偏高。
②课程开设年限较长,课时较多。
③地理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地理教学中的错误思想进行批判,同时加强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以及劳动观点的教育。
阶段二:遭受重创的削弱萎缩时期(1957-1976)
主要特征:
①地理课程被大量削弱:删减课时、精简教材内容、停开部分地理课程,小学和高中地理课程全部取消,仅在初一、初二开设地理课程。
②各地开展地理教学改革试验:提倡理论结合实际,结合课本开展“现场教学”
③响应“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地理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政治与生产相结合
阶段三:跌宕起伏的恢复振兴时期(1977-2000)
主要特征:
①恢复高考后的拨乱反正
②1993年后地理高考取消引发的学科价值反思
阶段四:开拓创新的改革深化时期(2001-至今)
主要特征:
①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②“高速”和“创新”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③“立德树人”将成为地理教育的根本任务
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以提高血神素质为核心的地理新课程体系
每个阶段的地理教育都映射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反映出教育政策的变化与发展。未来,地理教育需要继续适应时代的发展,推动创新与实践,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